
隨著我國中醫(yī)藥的發(fā)展創(chuàng)新,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中醫(yī)中藥的方式治療疾病、調理身體,對中藥材需求量也不斷增加。
近兩年,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,漲價背后,是多個因素共同催化的結果,除了藥材本身供需矛盾,其中不乏投機者、掮客擾亂市場。
純天然的原料供給不足,當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。例如作為安宮牛黃類產品的核心原料,天然牛黃和天然麝香的市場供應量每年僅能滿足市場10%至15%的需求。
安宮牛黃丸漲幅較為明顯的原因之一,是其牛黃含量占比遠高于其他牛黃類藥品。此外,安宮牛黃丸的其他原料藥材,例如天然麝香、黃連等名貴中藥材價格維持在高位,珍珠、黃芩、朱砂等的價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漲。

植物類中藥材亦然。今年漲價的也有不少是小眾品種,本身市場用量不大,存得也不多,所以一旦主產區(qū)受災,那就麻煩了。例如國內胡椒、八角茴香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南方地區(qū),今年南方多地遭遇洪澇災害,使得供給短期出現缺口,導致價格上漲;桂圓肉漲價也是如此。
即便突破技術瓶頸,不少中藥材品種仍需要由野生資源供應,不少品種家養(yǎng)規(guī)模仍處于小范圍試點階段,無法實現規(guī)模化養(yǎng)殖,家養(yǎng)成本也居高不下。

投機者、掮客擾亂市場。今年有一些‘熱錢’涌入,市場有不少閑置資金在炒作,熱錢的涌入導致部分藥材頻繁換手,頻繁漲價。甚至存在部分商家在互聯網平臺公開發(fā)布“水分較大”的藥材產量及行情信息,進一步推高了相關品種的價格。
所以你覺得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中藥材價格頻繁上漲,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!
2024CIHIE·健博會(上海站)
時間:2024年10月19-21日
地點:上海世博展覽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