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后疫情時代,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,政府也基于國民健康對健康醫療產業做出了一系列指示。21世紀以來,大健康產業也需要順應時代發展,創新改革是必經之路,結合時代特征,順應市場需求,大健康產業必將進入下一個高速成長階段。
政策導向: 在醫藥創新、醫療信息化、治療精準化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與戰略規劃。
《健康中國2030》提出,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、加強醫藥技術信息智慧化、精準化創新。
《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》提出,發展精準化、早期化醫療、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創新。
據《共建“一帶一路”: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》白皮書,十年來,中國與共建國家的衛生健康合作成效顯著。中國與14個共建國家簽訂傳統醫藥合作文件,8個共建國家在本國法律法規體系內對中醫藥發展予以支持,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投入建設。
產業趨勢: 技術創新,包括醫療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前沿醫學技術等。技術的改革創新是一切形式上創新的基礎。有核心技術才會有發展的前提,近些年隨著大數據算法、AI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,醫療行業應該注意到這些領域,把一些醫療健康行業的科研成功與算法技術結合,為醫療發展提供無限可能。同時,企業要投入精力加大科研力度,搶占風口,研發新產品。
模式創新,互聯網+健康模式。互聯網是大眾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,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,互聯網更是下放了普通人接觸網絡的門檻,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要抓住機遇,將新媒體平臺的優勢與自身結合,轉化為自身優勢。對于產業自身來說,可以將醫療問診等一系列大健康服務移到線上,擴大受眾范圍,提高效率。對于受眾來講,可以通過網絡了解、享受到大健康醫療服務, 有助于大健康產業宣傳推廣,同時還有助于樹立品牌形象與口碑。
(世博威健博會線上服務平臺)
業態創新,精準定位客戶,根據用戶需求開展新業態。根據市場需求,創造新業態,大健康產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,區別于普通健康產業,大健康產業重在創新,因為大健康產業涵蓋范圍廣泛,大健康產業想要創造新業態就要分析大眾需求,精準定位有特殊需求的用戶,提供特色健康服務,開展新業態,不斷推陳出新。比如醫療健康旅游、大健康好物推薦地圖、精準醫療等服務。
融合創新,未來的大健康產業將與健康養老、體育健身、文化娛樂、休閑旅游、餐飲食品等產業深度融合,大健康產業將深入國民生活的各個環節,而不是單單局限于求醫問藥的方式。
最后,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。通過“一帶一路”大健康道路鋪設,為中國與世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搭建平臺。
關注大健康產業博覽會: 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始辦于2003非典之年,簡稱“健博會”,英文縮寫“CIHIE”。截止目前已成功舉辦了31屆,是經國家商務部批準,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、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、中國保健營養雜志社、中關村健康服務產業促進會和世博威國際會展集團聯合主辦。
歷經20年發展,不斷拓展新板塊,打造健康領域生態圈,累計意向貿易超200億,年度參觀人次達10萬余人次,展出面積10萬余平方米。CIHIE·健博會已連續多年被國家商務部評定為“全國重點引導支持展會”項目。